【領航計劃】是基于“順控人才發展5+1計劃”所打造的五支戰略人才隊伍之一,旨在通過順控領導力素質模型——順六條對企業領導干部進行培養和發展,建立培養企業總經理、董事長的經營人才隊伍。
干部順六條的具體內容,分別是:1.思想引領/政治覺悟,2.戰略思維/有大局觀,3.經營意識/商業洞察,4.高效運營/結果導向,5.資源整合,6.領導團隊。
6月8日至9日,順控人才發展研究院組織開展“領航計劃”企業管理專題培訓,是一次圍繞領導力素質模型中經營意識素質項的專項課程安排,課程主題為《六大決策出利潤》,核心內容是理解和運用毛益、變動費用、固定費用、流動資金、運營資產及經濟利潤六大指標去開展企業經營決策活動,課程目的是重塑企業管理者對利潤決策指標的認識,提高科學決策能力,最終實現企業經營利潤的增長。
本期課程特邀講師是史永翔教授,史老師是清華、北大等著名高校EMBA總裁班最受歡迎的授課教授、YTT利潤管理體系創建人,被譽為“利潤學之父”,擁有18年跨國公司高級管理經歷, 曾輔導過企業上市及幫助瀕臨倒閉企業起死回生。
本期培訓是自疫情放開以來,首次聚集三大區屬國有企業的大規模學習交流活動。全場共計245人參加,其中包括順控集團141人、順鐵公司80人、順融公司24人,課堂出勤率高達90%。學員范圍涵蓋三大集團總部及下屬二級企業領導班子、中層以上管理人員、三級企業及項目制公司領導班子,以及與項目運營、投資決策、財務管理相關的基層骨干。
第一天上午,史老師以“團購配菜項目”作案例討論,讓學員設身處地感受作為企業CEO在進行決策時所面臨的三大困擾,進一步指出企業的經營決策歸根到底是要回歸利潤指標的最終表現。
圍繞利潤決策,史老師重點介紹了“利潤管理體系-YTT理論”,即昨天、今天、明天。YTT理論三個看的思想分別是:用未來看今天、用高空看格局、用外部看自己。即企業要用未來的戰略規劃去判斷當下的決策,要站位高遠去作市場布局和客戶定位,同時要重視外部問題,用外部問題解決內部問題,要用經營牽引管理,管理導向是讓經營更加順暢。
第一天下午,史老師以藍血十杰的歷史作為開端,引申出現代企業管理的本質就是用統計控制運營,用財務支持決策。企業要做創造價值的勞動,必須向上建立數據依據,向外選擇價值市場,向下管理好績效,向內管理好運營。史老師指出,收入、利潤和現金流能否保持同步增長,是企業決策中最痛苦的事情。
(課堂剪影)
(課堂剪影)
(課堂剪影)
(課堂剪影)
(課堂剪影)
(課堂剪影)
(課堂剪影)
(課堂剪影)
(課堂剪影)
(課堂剪影)
(課堂剪影)
(課堂剪影)
(課堂剪影)
(課堂剪影)
第二天的課程,史老師以餐飲行業、酒店行業、航空公司、家電企業等為案例,對標準資產負債表、標準損益表、現金流量表、管理損益表及管理資產負債表進行分析解讀,深入說明了毛益、變動費用、固定費用、流動資金、運營資產及經濟利潤等六大指標的決策含義及運用方法。重點講授了企業經營的5大財務危機,包括:經營現金缺乏、應收賬款過大、資產太重、資產缺乏流動性以及過多的短期貸款。
通過模擬六大決策,帶領學員學懂弄通了管理決策中銷售量的變化、售價的變化、直接成本的變化、變動費用的變化以及固定費用的變化,對經營活動帶來的不同影響。
最后,史老師用一個“扭虧為盈的利潤報告”作為課堂結業研討,檢驗學員兩天的學習成果。
(結課作業批改)
(結課作業批改)
(結課作業批改)
(結課作業批改)
本期培訓采用【積分制分組PK+最優學習小組評選+優秀學員評選】的形式,通過豐富的案例分析加深學員對理論知識的理解、再結合大量的課堂研討檢驗學員對決策指標的實戰運用效果。
學員表示:史老師的課堂風趣幽默,案例豐富,互動性強,兩天的封閉式培訓給順德國企的經營思維帶來了沖擊和啟發,也呈現出很好的學習效果。國有企業作為國民經濟的重要支柱,掌握著許多優質的經營資源,但由于國有企業的特殊性,其經營發展往往缺乏民營經濟的高效率和高收益,但隨著國企改革的縱深推進,國有企業必須摒棄過去的經營思維,在兼顧社會效益的前提下,要加大利潤追逐力度,保證國有資產的保值增值,才能真正實現高質量發展。
(最佳學習小組獲贈簽名書籍)
最佳學習小組名單:
組長:岑允謙(順控集團黨委委員、副總裁)
組員:
陳志勇(順控集團黨委委員、紀委書記)
葉家偉(順博公司總經理、董事)
劉杰(路橋養護公司執行董事、總經理)
饒孟樹(順鐵公司總工程師)
劉麗芳(順鐵公司風控審計部(法律事務部)部長)
朱偉賢(順鐵公司經營發展部(財務結算中心)副部長)
(優秀學員獲贈簽名書籍)
優秀學員名單:
組長:吳一偉(順控產投公司風控合規部副經理)
組員:
黃艷平(順控產投公司風控合規部經理)
蒙子榮(順控產投公司風控合規部副經理)
邱謙(順控產投公司戰略與人力資源部副經理)
袁嘉莉(順控產投公司監察審計部副經理)
邢錢君(順控教育公司品牌管理部經理)
楊仁(順控集團資金發展部(財務結算中心)融資管理崗)
馬慧丹(順控集團紀檢監察室(監事會辦公室)監事支持崗)
特別表揚學員-邱謙(順控產投公司戰略與人力資源部副經理)
史老師課堂金句分享
01
經濟知識的部分就兩個問題,一個叫做收入,另外一個叫做代價,如果收入和代價之間不平衡,就沒有質量。
02
人生要總結,總結的次數決定你成長的高度,有的人一輩子總是習慣性地犯錯,有些人一輩子總是堅持他熟悉的地方,所以每個人都有慣性,這種慣性能把它歸納出來,總結出來。
03
一個客戶喜歡的東西,一個有現金流的東西,不代表是一門好生意。
04
所有的經營者在做決策的時候,都是一種在歷史條件下的必要選擇。
05
解決困擾的三個路徑:一是建盈利模式、二是監控盈利問題的程度、三是如何推進盈利的路徑。
06
我們企業是十年、五年、三年、一年做相應布局,十年的戰略,五年的規劃,三年的安排,一年的預算,這都是從未來而推演現在。
07
要有一個非常正確的思維來做企業,要分析你的昨天有什么、預測你的明天想要什么、然后你就可以決定你今天去做什么,所有的事情都是要建立在這“三天”的軌跡當中,否則你這個事情的本身并沒有意義。
08
企業要從外部看自己,一定要有客戶導向,因為內部的話,所有的管理本質上是個背離,所有的管理過度的公司都是成本高,所以內部的問題都是效率問題。
09
要用經營來牽引管理,我們的管理導向是要讓經營更加順暢,而不是簡單地去做完,管理如果說沒有導向、沒有牽引、沒有目標,管理本身就是無效的。
10
永遠不要去算別人值不值,永遠要算自己需不需要。人生很多事情都是算不清這個賬,所以決策本身要學會區分是多與少,還是有和無。
11
0和1是決策的問題,100和99是管理的問題,所以決策的問題要慎重,管理的問題要要求、要經濟。企業往往對決策的問題隨意,對管理的問題苛刻。過度要求,結果這兩件事情都沒搞得好。
12
當危機來臨的時候,淘汰的是沒有客戶忠誠度的公司和商業模式。
13
遇到問題不是快速反應,而是第一要做全景掃描,第二是發現問題對應問題,第三按問題操作方案實施,最后才是認真執行、情緒穩定。
14
營業額的增長不完全取決于對他的激勵,還要取決于公司的投入。
15
客人是要做篩選的,我們為什么都認為敲門的都是客戶?不對的。外企有句話就是,我們不和找我們的人做生意,我們只和我們找的人做交易。
16
會計不是真正的財務決策,是因為角度的不同。我們要有管理報表和預算報表,當我們都用管理報表來管理的時候,這個企業就開始上軌道了。
17
所有的財務危機,都是流動性不足帶來的。缺乏經營性現金收益,過大的營收,過大的存貨,過大的難以攤銷的固定資產,過多的短期貸款。
18
簡單與復雜并存,簡單指導復雜,復雜的問題歸于簡單,再用簡單指導復雜。